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李镇西的意义

李镇西的意义

2015年08月05日 15:07:00 访问量:302

‖ 引言 ‖
在中国大陆教育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李镇西,没有人不曾看过他的书,谈论过这个人。7月5日,李镇西在微信中宣布辞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职务,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李校长说“我即将年满57,已经做了三届校长,按规定应该卸任,武侯区教育局领导希望我‘继续干十年’但我不愿特殊,执意要退。”
在一个理想飘零的年代,他如何能“三十年不跑调地把一支歌唱到今天”,却依然过得很自在?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不是吗?
这位教育名人既活在别人的传说中,也活在他自己的文字里。
他的形象总是让人既景仰,又怜悯。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理想主义的校长在这个理想飘零的时代,日子一定过得很苦。
登陆李镇西的博客,有一篇他写自己昔日学生的文章——“王铜:男子汉的追求”,配的图片很有意思:李镇西的95届学生王铜,十多年后搂着他敬爱的班主任照了张相,照片中的男子汉王铜一副“老师罩着学生”的表情,昔日的男子汉老师今日却“虚弱”得像个小孩——仿佛他的青春活力已尽数转移到了学生那里。
“李镇西过得有点苦”,似乎有方方面面的证据:比如传说他其实并不太会当校长,也快当不下去了,即将调走;比如传说成都武侯实验中学的师生们对李镇西评价不高,可见会唱高调的人不一定会做实事……
难道真是如此?
走近李镇西,我们实在大感意外。我们发现这个人不仅内心活得很有精气神,而且师生爱戴,上级支持,同僚尊重,校长当得极具智慧,环境宽松得能让每一位校长嫉妒……
在一个理想飘零的年代,他如何能“三十年不跑调地把一支歌唱到今天”,却依然过得很自在?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不是吗?
让我们一同去看看,李镇西是如何“幸存至今”的。
浪漫的开始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读到一篇关于张志新烈士的文章,于是下了一个决心,除了真理,我不再迷信任何东西。”
1982年,李镇西大学毕业,分配至乐山一中,出任班主任。从教之初的他很是痛苦:发誓只愿向真理妥协的他,却不得不天天向一群中学生的毛病妥协。一度他认为,自己应该不是当老师的料,作家、记者或许是自己最合适的职业。
是那群学生的“魅力”留住了李镇西。初登讲台哑了嗓子,有学生悄悄将药塞进他的宿舍门;外出开会回来,有孩子告诉他实在太想念李老师了。有一次李镇西住院,孩子们搞了一个“动人壮举”——大家对着录音机录唱了几首歌,然后送到病房让他“听听学生的声音”……渐渐地,李镇西想,其实教书还是蛮有意思的。
不过“相爱容易,过日子很难”。年轻的李老师脾气颇为急躁,开学不多久,他就动手打了学生三次。这让校长十分头疼。
面壁思过是必须的。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李镇西接触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在那朴素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一种说不清的力量慢慢浸润着他,让他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来表达一个中国教师“丝毫不亚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爱心”。
不久,作为教工团支部书记的他,向学校的每一位团员同事都送了一本书:《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还和几位老师一道办了一份手抄报——《主人》。同时,他也开始试着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从教点滴。
得益于良好的素养和创意的激情,李镇西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兴奋点”:是不是可以营造一个生机勃勃的班级环境,让学生能够既好好学习,又保持天天快乐?他想,必须在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愿望之间,寻找一种可能的结合。
通过一系列“幕后启发”,李镇西班级的学生们开始自己吵着闹着,要“建设一个与众不同的班集体”。李镇西轻松愉快地站在讲台上,问大家:我需要给你们多长时间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两年够吗?
他提议大家为这个班取一个名字,并设计一系列的标志。最后,班名定为“未来班”;班训、班徽、班旗也相继出炉;班歌《唱着歌儿向未来》的词由全班同学集体创作,李镇西修改定稿……
正当李老师准备把歌词交给学校音乐老师谱曲时,他的学生却突发奇想,“可否请谷建芬阿姨给我们谱班歌?”于是李老师写了一封信寄给了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恳请她为一首班歌谱曲。
谷建芬竟然回信了,而且真的为班歌谱了曲。此事不仅在乐山一中激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在李镇西的心里也长时间翻滚不息。从此,“普通教师可以走上并不普通的教育之路,他只要争取,就不会孤立无援”,成为李镇西的“行动纲领”之一。
两年后,这个叫“未来班” 的集体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轮流“执政”的干部制度、竞赛综合性小组、兴趣社团、友谊班,手抄报,班级日志等等。
在近30年前,年轻的李镇西已经开始体会到什么是“幸福的教育和教育的幸福”。他如此地爱这个班级和这些孩子,以至于很多个中午,他让学生们趴在课桌上休息,自己半个屁股坐在讲台上,为孩子们念小说。
他还发现,良好的集体氛围、集体舆论竟然促进了一部分后进学生的自觉转化,效果比对一个个“顽固不化的刺头”促膝谈心好得多。他想,这不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育吗?通过淡化教育的痕迹来获得明显的教育效果,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反思“未来班”
“未来班”给李镇西带来了巨大的喜悦。他为班级里那种温馨透明积极向上的氛围而骄傲。但是,1987年底,一个学生的自杀,把他从纯粹的浪漫主义教育中唤醒。
宁小燕是距乐山市中区几十公里以外一所中学的学生。家庭条件很好,一直品学兼优,怎么也看不出她会受到什么致命的打击和挫折。然而她突然自杀身亡。自杀事件20多天后,区教育局的“情况简报”这样写道:“宁小燕在人生观上存在着缺陷,她对人生的意义、价值早就产生了消极的认识,因此,她的自杀不是偶然。”
看到这份结论,李镇西的第一反应就是,太简单了。一位“平时显得懂事、自重”、“在学校,遵守纪律、好学,被选为班干部”的好学生,她的“人生观缺陷”、“消极认识”是怎么产生的?为了解开宁小燕留下的这个不等式,李镇西利用星期天骑着自行车走访她以前的学校,拜访她以前的同学和老师,收集她生前的日记。最后,得到的真相不仅让自己震惊,而且心寒。
宁小燕的自杀,正是因为教育教给她的真诚、善良与正直,让她感到跟虚伪同在一个社会共处,活得没意思。
李镇西认识到,教育依旧在教人真善美,但社会已不再纯净,所以持守变得越来越困难。那时,商品经济给教育带来了剧烈震荡,圣洁的校园里开始出现了不圣洁的现象:教师罢教创收、学生弃学经商……过去一些所提倡、所歌颂的行为被嘲笑,过去一些所引以为豪的思想、观念、意识被打碎。
他开始深深地反思“未来班”。在这里,他一直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总是考虑如何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教给他们。但是,教育不能只是教师的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带着梦幻走向社会的孩子,不可避免会面临“思想与现实两张皮的痛苦”。可是,如果赤裸裸地把虚伪世故教给学生,让他们“现实”一些,教育又成了什么?
1988年到1990年,这是李镇西写文章对教育弊端批评最多的一个时期。然而,自己主张什么呢?这个时代的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做?
慢慢的,李镇西开始考虑如何在教育中引入一些市场意识和商业精神。但这又并不意味着去培养一群拜金主义者,而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目标。他感到,这样的妥协殊为不易,而且一不留心就会失去平衡。他开始尝试一种“既深入学生心灵又真正面向社会与未来的教育”。
班上有几位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李镇西试着用书信与他们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解释他们在社会、人生和情感上遭遇的困惑。后来,他把通信的对象逐步扩大,再后来干脆在教室里挂了一个“悄悄话信箱”,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李老师还将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纳入教育内容,开专题讲座、进行个别谈话……
另外,“语文名师”李镇西还尝试通过语文教学,带给学生更多生活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他鼓励孩子们走进市长办公室,以主人翁身份与市长共商家乡发展大计;带领学生走向街头搞错别字调查,写成调查报告投寄有关部门;组织学生分小组到工厂、农村搞社会调研,然后写成各种专题小论文……
1991年,李镇西调至成都玉林中学,继续他的教育探索。一段时间之后,李镇西提出了一个主张: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寻找课文内容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选择能学以致用的训练材料,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体验并反思人生。
教改与争议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教育界出现了一波语文教学改革高潮。李镇西认为教改要深入下去,应该把道德培养、思维训练等包含进语文教学,真正做到“文道统一”。
基于这个想法,在乐山一中的最后阶段他转变了授课的方式,经常在基本讲解之后,从课文的思想性出发,引入一些社会问题,让学生讨论,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责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李镇西开始自觉地意识到:教语文不能就语文而论语文,要从教育的高度看语文;搞教育不能就教育而谈教育,要从社会的高度看教育。教师不能只是文章学、修辞学、语言学、考试学的分析家甚至是教材与参考的熟练使用者,而首先应该是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和人生的导航者。
同时,他还对课堂上的“主导”与“主体”关系做了研究,认为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不应以“主导”为名,一步步俘虏学生的思想,主宰学生的心理世界……始料未及的是,刚刚觉得自己找到方向,教学生涯的“滑铁卢”就到来了。1990年,李镇西的毕业班没有取得人们期待的“辉煌”,舆论大哗,闲言碎语几乎把他淹没。
分数至上,高考才是硬道理——这就是现实。
但是,该不该继续呢?
20年之后,李镇西告诉记者: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意味着要具备一种没有理由、不求回报甚至不求理解的神圣使命感。虽然教育不是远离现实的空中楼阁,但是,教育也不能完全受控于现实。
1995年,李镇西的毕业班高考成绩大获全胜,各种赞誉扑面而来。但是,只有他自己明白,其实这一个班级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与上一届并没有不同。
1997年,李镇西调入千年名校成都石室中学。这里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使他顿感如鱼得水的自由。十几年教学实践酝酿的思考
编辑:刘鹏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三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北路70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