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长铭,北京四中校长
人生没有绝对的得与失。得到未必是好事,失去未必是坏事,所以得失不必放在心上。我曾流落街头,捡煤核、拾垃圾,后来又不得不去“闯关东”,因为家里的钱连吃饭都不够。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失去了很多。但是,如果我没失去那些,现在就一定会活的更好么?我看不见得。
当然,历史不能重演,人生不能重来。但我认为,正是由于我曾经有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又有过贫困潦倒的生活,才使得我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很知足、很幸福。苦难的经历是一笔财富。这些经历形成了我今天理解财富与幸福的基本价值观。过去我搞物理竞赛,不大到外面教高考补习班。辅导竞赛很辛苦,收益也少,辅导高考很轻松,收益也多。但通过辅导竞赛,我把业务锤炼的更加纯熟,从中获得的思想对我后来的工作十分重要。你在这里失去,必会在别处得到。得与失是守恒的,关键是你更看重什么。
做事情要有激情,有激情才能做好,所以培养激情就成为道元班的核心理念之一。我30多年前在农村插队,后来回城当老师。那时老师的职业不被人看好。我们那批人多数后来都下了海,转了行,剩下的寥寥无几。我当时谈不上热爱教育,只是因为在几个可选的职业当中,我认为教师是最好的。后来,尤其是到四中后,我对教育产生了激情,自认为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谈起教育滔滔不绝。
这些年来,我从工作中享受了许多快乐和幸福。痴迷是一种享受幸福的精神状态。2003年,学校提出四中人的幸福观,包括七个方面:享受工作,取得成功,赢得尊敬,获得发展,精神丰满,家庭和睦,衣食无忧。第一条就是享受工作。职业与个人兴趣能够统一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今天成为青年标兵的几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工作充满激情。有兴趣就会有激情。兴趣和激情不是天生的。所以大家要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这样你就可以从工作中享受到无穷的快乐与幸福。有激情还有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保持年轻,不论是心态还是外表。
原惠普公司的女总裁卡莉·菲奥利娜有一篇著名演讲,题目是《人生是提取精华的过程》。我要说,人生是积累精华的过程,因为提取是为了积累。所以我和大家说,年轻时要认真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因为只有认真做的才是具有积累价值的财富。
十几年前,我应民盟组织要求,撰写一篇关于基础教育的报告。那次是我此生第一次从社会的角度来审视我从事了20多年的职业。我很认真地完成了这项工作。这篇报告当时反映不错。我从这件事中收获很多。首先是我学会了跳出教育,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教育问题,其次是我后来获得了许多从事社会活动的机会,这对我后来非常重要。如果当时我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后来就不会有那么多机会。所以认真做事很重要。我的体会是,年轻时认真做的每一件事都不白做,对你的后来都有意义,包括备课、上课、开设研究课、开设讲座、撰写科研论文,或者是认真和学生或家长谈一次话。
我今天已经到了不必再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发愁的时候了,我知道你们还不行,尤其是成长在外地的年轻同事们。我理解你们,所以总想为你们做一点事。但我要说,你们现在已经比我当年强多了,不论是生活还是业务。所以你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想一朝改变生活是不现实的。盲目攀比过于急躁只是自寻烦恼。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稍显粗俗的故事,但其中不无益处。有一年,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先生获得了国外科学院院士称号,一位老师向他祝贺。朱校长淡淡一笑,过了一会儿说,这种东西如同痔疮,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来。这位老师也幽默地答道,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少年得志(痔)不是好事?朱先生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这个玩笑反映出了他对待荣誉的平和内心。我想,也许平和心态与学术成就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有些东西,如名和利,得到固然好,没得到也未必不好;有人早得到,有人晚得到,有人没得到。早得到未必就好,晚得到未必不好,即使没得到,也要心态平和,多反思自己,不要怨天尤人,这样会气阻伤身,不利健康。今天想起来,我所得到的一切,都缘于四中,缘于民盟,缘于同事的帮助和各级领导的关心,说到底是社会给予的。如果说跟我自己有什么关联的话,我只能说,心胸坦荡,以诚待人,认真做事,你必得贵人相助,我对此深信不疑。
文章来源:刘长铭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