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百年村小——斯民小学|纪录片《百年村小》宣传(片)片花

百年村小——斯民小学|纪录片《百年村小》宣传(片)片花

2015年07月29日 16:33:15 来源:教育思想网 访问量:336
如果不是这回慕名来到斯宅村,或许永远也不知道在上世纪前半叶的浙东乡村,曾经存在过像斯民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她就像一株绽放在山涧溪畔的芙蓉花,散发出乡野中特有的清芬,昭示着八十年前乡村教育曾经有过的佳绩。而与此同时,对比百年后今天中国乡村教育的普遍衰落,怎不教人感喟无穷!

斯民小学:中国近现代乡村教育的活标本

去年的深秋,江南乡间芙蓉花盛开的时节,我受杭州一个读书会之邀,去做关于民国教育的讲座,顺便也趁着秋高气爽,效仿一下古人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浙东一带的乡村走走,寻访那里的民国教育遗迹。

此行第一站是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斯民小学。

追溯这所小学的历史,不能不提到1904年中国近代第一部以政府名义颁布的学制——癸卯学制的诞生。癸卯学制宣告了绵延千年的私塾教育的终结。由此,新式学堂开始出现在中国城乡。浙江为人文渊薮和富庶之地,自然领风气之先。1907年,浙江省已有学堂及教育机构1295所,在校学生41569人。而毗邻的江西省只有513所。2006年,浙江省曾评选出100所百年历史名校。倘推及全国,有百年历史的学校自然更多,但像斯民小学这样深藏于僻远乡村,且至今仍使用着老校舍的学校却属罕见。因此,当我在图片中看到那造型独特的西式拱形校门时,心中便做出一个决定——去斯民小学看看。

从杭州到诸暨市区87公里,坐大巴走高速公路约一个半小时,再从诸暨到斯宅村26公里,开车约半个小时。在今天看来,这样的交通已相当便捷。可在民国初年,斯宅村离诸暨县城有近六十里地,且大半是山路。村人若要去一趟县城,天没亮就出发,天黑才能回到村里,名之曰“两头黑”。

斯民小学座落在村子中心的斯民桥边,背倚青龙山,面朝宽阔的上林溪,门前便是村中的主路。一到桥头,抬头便见图片中所示的拱形校门。门额上书“斯民小学”四个汉隶,背面书有“公、诚、勤、恒”四字校训。校门上方耸起一个三角形的尖顶,其上有一枚尖刺指向天空,在周遭一片杂沓的民居包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从校门进去是一条青砖铺砌的甬道,两旁栽植着南方乡村常见的桂花和冬青。甬道尽头便是第二进校门,即内校门,用当地的粗条石砌成高高的门台。门额上方镌刻着“汉斯孝子祠”五个汉隶,为康有为题写,教初见者不免对这所学校的来历心生好奇。

内校门门楼比外校门多出两层金字塔般的基座,衬着高高的门台,显出殿堂般庄严的气势。两道校门一外一内,一低一高,遥相呼应,像屏障一样护卫着这所百年村校。遥想当年,一个小小的村童,背着母亲缝制的布书包,雀跃着穿过题着校训的高大的外校门,经过长长的青砖甬道,迈上一级级石阶砌的门台,走进清晨的校园时,他的小鸟般的心,兴许也慢慢收拢来了。

斯民小学的校舍建筑同样气派。建筑共分三进,从山脚依地势层叠而上,均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每层楼的教室平均层高达4米,配上明晃晃的玻璃窗户,采光十分之佳。整幢教学楼总高度11米有余,为村中最高建筑。尤为巧妙的是,前后三进教室之间原有回廊相连,依地势逶迤起伏,将偌大的校园连成一体,即便下雨天在校内也不必打伞。回廊上的紫檀色荷花柱衬着白墙,玲珑雅致中又不失简朴清新。可惜如今只能在校舍的西首看到保存下来的一段,令人依稀想见当年之格局与气势。

从现存图纸上看,校舍占地5.8亩,建筑面积2130平方米,内有三进楼房,一处花园、两处天井和一个操场,并有教室、教员室、图书馆、中山厅(即礼堂)、厨房、膳厅、教员寝室、学生宿舍、储藏室、台球厅(乒乓球厅)、厕所。膳厅还分教员膳厅和学生膳厅,门口的匾额至今犹在,上书繁体的“膳廳”二字,一旁注以老式拼音“ㄕㄢˋㄊ一ㄥ”。更令人称奇的是,教室墙上嵌有两个小壁炉,有烟道通到屋顶,冬天上课时可用来生火取暖。其中一个小壁炉至今还豁然可见。这两个不起眼的细节,教我们触摸到当年建校者的绵绵温情,以及他们对“教育”二字的理解。

据在斯民小学求学的老校友回忆,当年校园里植有法国梧桐、梓树、紫薇、冬青、桂花等,有些品种为山村第一次所见。校内的花园中央放置一只大鱼缸,红白金鱼游弋其间。春天繁花满园,夏日浓荫匝地,秋日丹桂飘香,衬着风格雅致的西式校舍,在他们的记忆中,“犹如花园般的美丽”,也成为远近乡村中传奇般的所在。

而与之相媲美的是学校的“软件”。当时开设的课程有国文、算术、常识、历史、地理、珠算、劳作、体育、美术、音乐等。操场上有篮球架、单杠、鞍马等体育设施。学校每学期有课外活动。有远足,访问乡里的名胜古迹;有歌舞表演,节目有歌舞剧《葡萄仙子》《渔光曲》《群鸟舞》等,道具和服装不够跟乡民们借,借斯氏宗祠“孝义堂”的大戏台演出,乡民们争来观赏;有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等,凡城里学校有的活动,斯民小学概不缺少。

1935年毕业生、斯民小学校友、江南造船厂退休副总工程师斯杭生先生这样回忆道:

我家住在螽斯畈上新屋,离斯民小学大约有3华里路。每天清晨太阳刚刚上山时,就背着书包,拎了一个搪瓷罐,一格盛饭,一格盛菜,就跟着二姐秋柑上学去了。中午在膳厅里和同学们一起吃饭,傍晚太阳将要落山时,听到放学的铃声,就和同学们在内操场集队,唱着《放学歌》:“一天过去了,光阴不再来,铃声报放学,欢天喜地各回家。天天同聚首,多么相亲爱。先生们,明天会;同学们,明天会。”然后按各村落的远近排队回家。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山东潍坊一位小学教师曾用三十年代的民国老课本做校本教材。孩子们读过之后,放学时也笑嘻嘻地学着老课本中的称谓跟老师道别:“先生,明朝会!”

斯杭生先生是还健在的最年长的斯民校友。笔者曾专程赴上海采访他。他告诉笔者还有一首《午饭歌》:

师生同学在一块,多么相亲爱。
要吃午饭去了,暂时只好离开。
功课未毕,下午再来。
先生再会,同学再会!
吃好午饭大家再回学校来。

斯先生说,他们那会儿每天要唱这两首歌,中午和下午放学各唱一遍,因此记得格外牢。这两首歌的歌词传达出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蓬勃清新的气息,也是笔者听过的最优美活泼乡村学堂歌曲。可惜歌的作者均已不可考。2015年1月12日的晚上,在上海中华路的一座公寓楼里,92岁的斯杭生先生应笔者之邀,用诸暨方言唱了这两首八十年前唱过的歌。唱者动情,听者动容。笔者当即将其录下来。

当然,像别的学校一样,斯民小学还有校歌,为清末诸暨县举人、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徐道政所作,歌词为:“五指峥嵘太白东,上林文化孕育中。我辈同到光明地,快乐真无比……”。当年的斯民小学留给斯民学子的印象,便是这样一个快乐无比的“光明地”。

三十年代末,斯民小学在学校右前方买了一丘大田。在校长蒋森馥的带领下,师生齐上阵,加上民工,修建了一个面积近1500平方米的操场,从此师生终于有了出操和开展田径运动的场地。1942年春,斯民小学组织了首次全校田径运动会,还邀请邻村一所小学的老师做裁判长。

从1915年到1929年,斯民小学有8届毕业生共106名,其中3人后在“黄埔教导团”毕业,6人在沪江大学和政法大学毕业,6人在师范大学毕业,30人分别在诸暨、绍兴、杭州、宁波等地中学毕业。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间,斯民小学历届毕业生共700多人,其中在文教、科技、财经、军政等领域有卓越成就和突出贡献的数以百计,曾任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博士、学部委员斯行健,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斯霞,中国先秦史学家斯维至,上海江南造船厂副总工程师斯杭生,国民党上将蒋鼎文,都先后在象山民塾、斯民小学读书过。当时还有个传说:斯民小学的毕业生到上海去求职,无论当警察或邮局职员都可免考。


“亲爱的朋友们,这是纪录片《百年村小》宣传片花,也是之前三个月辛苦工作的小小果实。其间曾因意外变故而一度中断拍摄,幸赖蒋能杰等年轻同道倾力相助,方得渡过难关,重新出发。

此片通过浙江省诸暨市斯宅村斯民小学百年间的变迁,反映当地斯氏家族代代相继、重教兴学的传统,展示乡土中国的力量,揭示乡村教育对于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的意义。

未来还有一年的拍摄期,对于我这个“跨界”新手,还有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我愿与同道们一起,去追寻中国教育的“乡愁”,完成心中的承诺。”
编辑:刘鹏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三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北路70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