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转)关于参加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的通知

(转)关于参加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的通知

2013年07月04日 11:16:01 来源:兰州市七里河教育局 访问量:652

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有效教学的新途径,提高一线师生教育技术能力,推进微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全国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中国学习与发展联席会决定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大赛宗旨

搭建展示交流和推广微课程应用平台,促进教育信息化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一线师生的微课程制作能力,推进微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开放、积极、创新的创作环境。

2、参赛范围

全国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基础教育和行业所属教育机构、教育电视台、教育影视出版社及个人微课程爱好者。

大赛设高等院校组、职业院校组、基础教育组、培训机构组等四个类别,内容不限。

欢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相关机构及人士参赛。

3、参赛要求

版权:参赛作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选题紧贴教育教学实际,主题立意鲜明,内容健康富有时代性;参赛者应对作品拥有著作权,不得从他处抄袭、转载,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行承担后果;因作品著作权而引发的纠纷或因此给大赛造成影响、损失的,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赛、入围与获奖资格,收回奖金、奖品及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对于所有投稿入选和获奖作品使用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大赛主办方有权将作品用于活动宣传、出版、网上展示、媒体播放等使用,不再支付稿酬,参加大赛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规定。

聚焦:微课程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学生能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的内容,不需要教师制作微课程。

简明:微课程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简明扼要地概述知识点。使用规范学术用语,表述清晰、有条理。画面合理布局,成像清晰,无质量缺陷。

技术:针对不同的主题,选取合适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切勿滥用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易于理解学习内容。

4、制作要求

微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媒体,如PPT、微视频、微音频等多种方式。基本要求:

(1)PPT画面能够清晰地呈现学习内容。

(2)视频画面清楚,不抖动、不倾斜,视频格式要求为MP4、flv、wmv。

(3)音频要求普通话(外语专业除外),音质清晰,音频格式为MP3格式。

(4)参赛作品时长不超过10分钟,PPT作品、音频作品及视频画面的制做中须出现单位名称和制作人姓名。

(5)在以上四点的基础上,大赛组委会鼓励参赛者在形式、内容、技术等方面创新。

5、报送材料要求:

(1)“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参评作品报名登记表”电子稿直接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180****9****@126.com。

(2)参赛作品应制成DVD数据光盘一份,纸质材料一份。光盘上注明作品名称和制作单位.同时登陆****。

(3)需要特殊播放环境者,光盘内应提供专用软件插件。

(4)截止时间:所有报送材料请务必于7月20日前报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

6、奖项设置

(1)本次大赛按高等院校组、职业院校组、基础教育组、培训机构组四类分别设置奖项,获奖比例在该类别报送作品的60%左右。

(2)微课程大赛原则上总冠军一名,其余按照组别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总冠军一名,获得价值5000元礼品一个,奖杯、证书各一个

  一等奖获得价值2000元礼品一个,奖杯、证书各一个

  二等奖获得价值1000元礼品一个,奖杯、证书各一个

  三等奖奖杯一个

  优秀奖证书一个。

(3)为表彰积极参加本次活动的各级组织和单位,还设立特别组织奖。

7、大赛时间安排

(1)5月22日发布微课程大赛通知。

(2)5月22日至7月20日报送作品。

(3)7月20至26日在线投票,作品所得投票数将占到评选分值的40%。

(4)7月26日至31日专家评审,专家评分将占到评选分值的60%。

(5)8月1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上公布获奖结果并现场为获奖作品颁奖。会后****。

8、大赛组织机构

大赛组委会

主任:全国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严继昌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

副主任: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侯建军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陈庚

大赛专家评审组组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黎加厚

9、相关费用说明

(1)本次参赛作品不收取任何评审费。

(2)获奖者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食宿费自理。

10、参赛联系方式及报送作品地址:

如有具体问题请联系:

欧阳老师

电话:****

手机:1381085271

电邮:ouyangwen****@learnclub.org

陈老师

电话:****—617

手机:180****9802

电邮:wan****@learnclub.org

报送作品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8号朝阳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217室,陈老师收邮编:100022

编辑:刘鹏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三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北路70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